多年前,我认识一个战友,那是农村出来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。他在部队干得风生水起,但2017年,他赶上军改,部队裁掉了。没办法,他只得选择自主择业,回到地方了。他刚从部队到地方,先接受部队邀请,被部队业务单位返聘。没多久,他又不得不辞职回到家里了。那是为什么呢?兵心网老兵与这个老战友聚了一次,才慢慢知道了真相,原来那个战友家里是这种情况! 那个战友在正团提职后,打算好好在部队干一场,没准还能提职为副师。这个设计,对他来说,应该还是有依据,毕竟他是部队一个才子。他曾经给司令员写过材料,也得到首长的认可,这样看,那应该是部队有潜力的军官。但是,计划没有变化快,他正在快速的上升期,部队开始整编,特别是他的部队,作为保障单位,可有可无,很快被定为裁撤对象。他不进则退,退役了。 当时,如果符合部队退休的,他们部队的军官第一选项就是退休。作为正团职军官,退休必须要服役满30年,他28年,不符合要求,只能选择转业呢。在转业时,可以选择国家计划安置,到地方当公务员。这个选项,一般到北上广及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战友都会选的。在北方经济相对落后城市,还有另一个选项,那就是自主择业,退役金还不错,另外时间自由,可以考虑打工去。 展开剩余65%经过反复思考,左右对比,结合家庭,那个战友转业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。当然,他在部队工作出色,被部队领导知道了,邀请他上部队待建办当一个合同工。实际上,部队改革后,许多单位都是光杆司令带几个返聘的合同制退役军人干工作。比如:干休所、武装部、后勤单位。包括待建办在内,返聘退役军人的这些单位,利用退役军人岗位的经验,不用培训就能适应需要。 那个战友去待了几天,受不了其中的管理体制。一切按照部队现役军人管理模式来要求返聘退役军人,待遇呢,工资不高,还按照地方普通职员开资。那个战友说自己是管理岗位,负责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,部队给予的工资却是比照民营私企的薪资。那个战友的管理岗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第三方签订的派遣合同,到手五千左右。这种工资与岗位要求严重不匹配,申请也没用。 当然,作为服现役的过来人,那个战友退役后对部队管理体制也没有什么怨言。主要问题是,他自己家里还有孩子需要养育,还有老人要赡养。在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,那个战友有些力不从心,时间太不够用了,怎么办?想想冲突的时间,那个战友还是辞职不干了。回到家,他面对三个孩子,大孩子已经上高中了,老二、老三是在部队及地方生育政策放开生的,家很热闹。 但是,那个战友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他虽然有退役金,但是老家农村父母年龄大了,需要他定期资金支持;三个孩子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。无奈,他既要抽出时间陪孩子,又要考虑找单位赚钱补贴家用。说实话,那点退役金,无法请保姆,只能节省着分配到老人和小孩身上。这就是作为退役军人的真实难处。想多赚一点,面前又有现实问题来了,他的年龄超过五十,工作难找。 现在,那个战友还在徘徊求职与带孩之间,每天排好时间,接送孩子成了重中之重的大事。幸好老大已经进的是寄宿制高中,否则,会忙不过来的。对于求职,那个战友也非常着急,四处投简历,也没有单位真正邀请面试。通过熟人介绍的单位,不是工资低,就是要求高,无法达到彼此需求平衡。那个战友说,真后悔要这么多孩子,否则也不会这么累,过五十,不容易,怎么办? 发布于:辽宁省
|